第三方檢測-北京
010-62182643(檢測業務)
010-62182674(試樣加工)
2025 年 5 月 29 日,研究院黨總支聯合分工會成功舉辦了主題為“AI 賦能科研創新”的科技文獻綜述競賽。此次競賽旨在緊密結合自身科研特色,積極探尋科研工作與人工智能技術有機融合的路徑,進而提升科研效率與學術質量,全面激發科研創新活力。
此次競賽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,為科研人員搭建了交流平臺。23 位參賽選手采用 PPT形式,精心準備并交流了學習運用 AI 輔助科研的實踐經驗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果。他們的分享涵蓋了AI工具在科技綜述撰寫中的多樣化應用,包括Deepseek、豆包、Kimi、千義千問等大語言模型進行語言組織和資料分析,玻爾、ima.copilot、立理等專業學術AI實現文獻整理與知識圖譜構建,部分參賽者還通過自主搭建知識庫實現針對性問答與邏輯結構生成。
評審環節由7人組成的專業專家組嚴格把控,鮑磊副總經理擔任專家組長。評審專家圍繞不同 AI 工具的獨特特點、助力解決實際科研問題的能力,以及如何緊密與實際業務需求相結合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質詢。專家們提出的問題精準且專業,不僅全面考察了選手對 AI 工具的掌握程度,更深入探究了 AI 技術在實際科研場景中的應用效果與發展前景。
經過激烈角逐,競賽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,二等獎3名,三等獎5名。獲獎選手的作品在AI應用的創新性、實用性以及與科研問題的契合度等方面表現卓越,為研究院的科研工作開拓了全新思路,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新方法。
本次競賽意義非凡,不僅在研究院內部掀起了對 AI 學習與應用的熱潮,更促使大家深入思考如何穩步推進科研實踐與 AI 的高效融合。通過此次競賽,科研人員對 AI 技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,清晰地認識到 AI 在科研領域的關鍵作用。同時,競賽構建了一個寶貴的交流學習平臺,有力促進了不同領域科研人員之間的合作與創新。
展望未來,研究院將堅定不移地繼續探索 AI 技術在科研中的多元應用,進一步加強科研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,持續提升科研效率與學術質量,為科研創新源源不斷地注入新動力。
第三方檢測-北京
010-62182643(檢測業務)
010-62182674(試樣加工)
第三方檢測-上海
021-62915511
無損探傷類儀器
010-62182492
010-62183117
010-62183118
分析儀器
400 6218 010
010-62182188
標準物質
010-62181024
62176511
能力驗證
010-62181165
計量校準
010-62182413
010-62182409
腐蝕防護
0532-85891949
0532-85879696
認證評價
010-62182736/2841
培訓咨詢
010-62182851
微信公眾號